政治大學代理校長吳思華將接任教育部新部長,他將是馬英九總統任內第4個教育部長,也是第3個出身大學校長的部長。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直言:「又是1個大學校長(來當部長)。」他表示,據他了解,吳思華對中、小學沒有太多經驗,希望在12年國教的施政上沒有太多偏差,吳思華首要解決「高等教育能不能學以致用」問題,因為這和年輕人的普遍低薪現象有關。
馬總統上任以來的歷任教育部長依序為鄭瑞城、吳清基,以及剛卸任的蔣偉寧,其中鄭瑞城曾任政大校長,蔣偉寧則是中央大學校長任期未完,直接入閣任教長,即將上任的吳思華已擔任2屆、共8年政大校長校長,原應今年卸任,但因新任政大校長難產,上週才獲教育部同意繼續代理校長。
張旭政指出,目前教育問題太多,例如少子女化造成私校退場、公校也岌岌可危,這問題1年多內就會爆發,要馬上規劃;還有高等教育太過要求教師發表論文、學生有學用落差、公立學校教育人員退休轉任私校領雙薪、幼兒園班級教師和教保員人數問題,都需要新部長解決。
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新北市北大高中校長薛春光認為,現在不管誰來接任都是「跳火坑」,校長協會都肯定和支持。薛春光說,12年國教剛剛起步,希望能在紛擾之中延續制度精神,並推動《教師法》修法,不希望孩子們變成白老鼠。
薛春光說,最近幾任教育部部長都來自大學校長,希望新部長平等看待每一階段的教育,不要「輕國教、重高教」,甚至是更容易忽略的幼兒教育和終身教育;他建議吳思華要和每個團體如家長、校長、教師、學生團體對話,不要只讓「有聲音的人」代表多數意見。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祕書長、泰山高中教師黃文龍期待,新部長要調整和改變12年國教的入學制度,讓現在已經發現的問題有調整空間,「能改的立刻改、要修法的儘速修法,」不能讓學生因為制度受害。黃文龍舉例,高中職免試入學的志願序要計分,違反教育選擇權、教育原理,也是行政機關用不正當的手段推動就近入學,應該立刻改回來。
黃文龍說,入學制度調整好,人民就會放心,新部長的長遠任務是打好國、高中教學的基礎工程,國中著重探索、高中學習深入後漸漸分流,但還是要給學生選擇餘地。
兒童教保聯合總會總會長施文仁認為,部長人選沒有太大差別,他用了哪些司長、署長或是基層科長、組長比較重要。施文仁指出,希望新部長考慮讓教保員可以教幼兒園大班,因為教保員和幼教老師都是大專培養出來的,沒道理幼教老師可以教大班、教保員不行,如此將造成各大專幼保科因為畢業生工作受限、容易招不到學生而關門。
(蔡永彬/台北報導)
【更多生活新聞訊息,請加入《蘋果生活八爪魚》粉絲團】
發稿時間:12:37
更新時間:13:13
【臉團】:臉書熱門粉絲團最新動態大集合【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