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T客邦
T客邦 - 全站文章 
SMI SM2256 固態硬碟控制器實測評估,針對 TLC 與先進製程顆粒最佳化
Feb 17th 2015, 01:00, by bisheng

061bb82a3bac98046f1681a4d0aa311f 台灣三大固態硬碟控制器設計廠商之一的 SMI,去年曾展出新一代控制器產品 SM2256,宣稱針對 TLC 和先進製程快閃記憶體強化設計,所具備 NANDXtend 技術可以使 TLC 顆粒提升 3 倍耐用度。SM2256 已於日前正式發表推出,原廠並提供測試樣品機予以測試評估之用,讓我們來看它能有何等性能表現。

主流效能市場由外商壟斷,台廠從入門產品反攻

大約半年前,我們在「2014 年固態硬碟新趨勢,TLC 顆粒將成為低價市場主流?」一文,提及市場調查研究機構 DRAMeXchange,指出 2014 年固態硬碟發展趨勢之一,是 TLC 顆粒應用普及度將會提高。雖然這段時間內除了 SanDisk 新加入之外,並沒有更多廠商實際投入市場,但確實有不少廠商內部正在進行開發評估。

另一造,是台灣固態硬碟控制器設計廠商,相當積極開發新一代產品,企圖搶下更多的價格導向產品市場。當時介紹到, SMI(Silicon Motion,慧榮科技)、Phison(群聯電子)這兩家,曾於國外儲存設備相關活動展出新控制器產品,型號依序分別為 SM2256 與 PS3110。其中 SMI 於日前正式發表推出 SM2256,並主動提供自家開發測試樣品,讓我們進行測試評估。

台系控制器重新展露頭角,工程樣品嘗鮮體驗


▲ SMI 官方所提供 SM2256 控制器測試樣品。

一款固態硬碟控制器,從開發完成、導入量產,提供給予固態硬碟廠商測試驗證,直到讓實體產品上市是需要點時間。因此 SMI 搶在採用此設計方案的固態硬碟廠商,各自送測正式量產市售產品之前,自行提供內部樣品給予媒體,說來也不是什麼太令人驚訝的事。

不過基於是官方內部測試樣品的關係,這款 SM2256 樣品可沒有光鮮亮麗的外觀設計,仔細看像是隨手抓了個 2.5 吋外殼來搭配。除了只將電路板簡單固定在上面,也沒鎖上完整外蓋就來到了我們手中,這可真是熱騰騰新鮮出爐。

首先簡單來環顧一下這款樣品,可看出 SM2256 公版電路設計,在正反面各能配置 8 顆快閃記憶體,總數最多為 16 顆,此外背面有 2 個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焊點。其電路設計布局和多數市售產品相仿,只是多了幾個測試接點/連接器、跳針(Jumper),這些測試驗證過程中會用到的連結介面。


▲ SMI SM2256 工程樣品,正面配置控制器與 8 個快閃記憶體焊點。


▲ SMI SM2256 工程樣品,反面配置 2 個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另外 8 個快閃記憶體焊點。

片面規格改變有限,實質進化在於核心


▲ SMI SM2256 控制器樣品實際外觀。

SMI 過去大多著重在 4 通道控制器開發,這款 SM2256 是最新一代當家產品,仍然沿用此規格設計。其傳輸介面為典型的 SATA 6Gb/s(Revision 3.1)規格,除了支援 AES 128 / 256、TCG Opal 加密標準,還具備時下比較新的 LDPC ECC 校錯機制。其餘通俗的特徵規格,還有支援 DevSleep 省電模式、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原生命令緒列)、Trim 等等,規格並不會亞於舶來品。

其內部整併 32bit 版本 RISC 處理器核心,並具有獨立的 SRAM、ROM 等單元,此外需要搭配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可相容支援 DDR3 與 DDR3L 規格顆粒。就基本規格而言,SM2256 和前一代的 SM2246EN 極為相近,較大差別在於 SM2246EN 另外可支援 DDR2 記憶體,而 SM22566 新導入 LDPC ECC 錯誤修正碼。


▲ SMI SM2256 控制器架構示意圖。


▲ SMI SM2246EN 控制器架構示意圖。

SMI 一再強調快閃記憶體搭配支援能力,SM2256 相容於 ONFI 3.0、Toggle 2.0 規範,意指 Micron 與 Toshiba 雙方陣營的顆粒產品皆可通吃,而且支援目前已經較少廠商採用的非同步傳輸模式。而每個資料傳輸通道,最多可控制 8 個快閃記憶體裸晶圓(即相容 8CE 堆疊封裝顆粒),得以彌補傳輸通道數量落差,並且組建出大容量產品。

SM2256 與 SM2246EN 兩者,規格表列皆可支援 MLC 和 TLC 類型顆粒,而且可為採用 1x、1y、1z、2x、2y 世代製程生產的產品,這讓兩者看來又極為相同。關鍵差異在於 SM2256 除了新增支援 3D 快閃記憶體,還另外具備全新的 NANDXtend 技術功能,藉以強化 TLC 顆粒搭配應用的可靠度。


▲ SM2256 主打賣點之一是支援 TLC 快閃記憶體,測試樣品是選用 Samsung 的 19nm 製程 TLC 顆粒。

導入多層級 ECC 機制,克服半導體技術挑戰

TLC 顆粒簡直讓玩家聞之色變,依晶圓廠商篩選標準而定,設計理論耐用度落在 500~1500P/E 範圍,和 MLC 當前普遍的 3000P/E(P/E Cycle)規格相較下,無可否認令人存疑。不過在 Windows 環境典型應用條件下,約等 1000P/E 規格的 TLC 顆粒用作於固態硬碟,就簡單的數學加乘法來計算,還是得以撐過產品本身所提供保固期限。

當然了,產品真實耐用度牽扯到相當多變因,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釋清楚,這邊就不去加以深入探究。總而言之,即便是玩家稱讚的 SLC 顆粒,資料存取過程中仍然會出現錯誤,因此需要透過 ECC(Error Correction Code,錯誤修正碼)進行偵錯、修正等作業。ECC 普遍應用於各式儲存產品、資料傳輸,即便是傳統硬碟也有配備,只不過硬碟廠商不太會提及這點。

▲ SMI SM2256 NANDXtend 解錯修正技術機能架構示意圖。

相較於傳統的 BCH(Bose Chaudhuri Hocquengham Code)錯誤修正碼,新一代 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成為半導體製程演進,乃至於 TLC 顆粒與 3D 電晶體等應用,多方廠商逐漸倚重的錯誤修正碼標準。LDPC 發源和 BCH 同樣早在數十餘年前,但針對此類應用的編碼、解碼效率更高,甚至是同位元(parity bit)占用量也比較少(以 bit 為單位),因此成為產業未來發展應用的重點。

SMI 以 LDPC 為基礎,構成 NANDXtend 解錯修正技術機能,藉以提升資料讀取正確性。其除錯結構分為 3 個層級,當資料讀取出現錯誤會依序由 LDPC 硬體解碼、LDPC 軟體解碼、RAID Data Recovery 等,這 3 個層級依序嘗試修正錯誤,以確保所讀取出來的資料正確性。SMI 官方宣稱,該技術能讓 TLC 顆粒耐用度,提升相當於 3 倍的理論抹寫次數,使可靠度與成本達到最佳平衡點。

 

(下一頁還有:SMI SM2256 效能實測驗證)

Facebook

馬上按讚 加入電腦王粉絲團

標籤:零組件, 電腦王, 固態硬碟, 評測, 儲存, 內接儲存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Recommended article: Chomsky: We Are All – Fill in the Blank.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sihop19 的頭像
    gsihop19

    我們結婚了線上看2013, 我們結婚了 世界版, 我們結婚了 鬼鬼, 我們結婚了線上看2013鬼鬼, 我們結婚了 維尼夫婦,

    gsihop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