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6月22日訊】無所不毒的活命環境
《南方日報》2011年12月報導,美國駐華使館發佈北京PM2.5監測數據再次爆表,超過了最高污染指數500,此時的PM2.5濃度522,也因為「超出了該污染物的值域」,在美國環保局網站上無法轉換為空氣質量指數。 觀看下載
《紐約時報》在2013年8月4日發表了一篇題為〈生活在有毒國家〉的文章。被派駐北京的記者說他在要回北京時,在舊金山機場拖著一個包裹,裡面裝著12桶奶粉,還拖著一個紙箱子,裡面放著兩副空氣過濾器。這是他家裏人最希望他帶回去的熱門貨。人們對吃的,喝的,呼吸的等的安全有憂心忡忡,好像生活在發生過核災難的前蘇聯的切爾洛貝裡或者日本的福島一樣。
防不勝防的有毒食品
2008年中國毒奶粉事件是一起震驚中外的食品安全事件。起因是新西蘭方面發現與中方的合資公司三鹿生產的奶粉含三聚氰胺後,立刻和中國方面交涉,要求三鹿公司公開收回有毒奶粉,但一直遭到拒絕。
最後新西蘭總理親自出面與中國交涉,表示如果中共再有意隱瞞,新西蘭將單方面公佈。
事件公開後,很多食用三鹿集團生產的奶粉的嬰兒被發現患有腎結石,元凶就是奶粉中的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公佈對國內乳製品廠家生產的嬰兒奶粉的三聚氰胺檢驗報告後,事情迅速惡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聖元及雅士利在內的多個廠家的奶粉都檢出三聚氰胺。
原來,在牛奶中摻入三聚氰胺是該行業的一項潛規則。目的是為了增加檢測過程中的氮(蛋白質)含量。畢竟,三聚氰胺要比原奶成本低得多。
由於三鹿毒奶粉事件影響大,範圍廣,加上三鹿奶粉屬於國家授予免檢的名牌產品,因此引起廣泛關注。從而進一步揭開了中國有毒食品氾濫的瘡疤。
2013年香港的「奶粉限購令」,把中國的有毒食品再次推向了世界的浪尖峰頂。
自2008年三鹿奶粉加兌三聚氰胺的醜聞曝光以來,大陸有毒奶粉有增無減,頻頻出現,大批大陸遊客到香港搶購奶粉,造成了香港-奶粉荒。
繼毒奶粉之後,中國人並未結束吃有毒食品的命運,毒豇豆、毒大米、毒龍蝦、毒黃瓜等毒物也紛至沓來。有人將中國有毒食品編成有毒食品大全,其中共收錄了中國最常見的有毒食品五十五種之多。
如高致癌毒大米-陳化糧、民工糧-以及用這類大米加工制做出的其他食品;毛髮水勾兌出的毒醬油;敵敵畏泡金華火腿;用豬大糞浸泡製作的臭豆腐;用礦物油加工製作的毒瓜子;太倉肉鬆的原料使用了死豬肉、母豬肉,用雙氧水漂白母豬肉;在下水道淘出的「潲水油」、「地溝油」。
吳恆,一名復旦大學的研究生。通過網絡搜索,他找到了一個叫做「安全快報」的資料庫,該資料庫收集了一萬多條與食品相關的新聞報導,其中約六千條與有毒食品相關。
在看了這些報導後,他才發現,食品安全事件爆發的地點和頻率是驚人的。受此事件的激發,由吳恆領銜,同時在幾十位網友的共同努力下,查閱了數萬條關於有毒食品的報導,從中提煉,完成了中國有毒食品維基百科的雛形。
請關注大紀元的廣告商家,向朋友推薦大紀元,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網址: http://epochtimes.com/b5/14/6/22/n4183741.htm【歷史系列片】真實的江澤民(五).html 美東時間: 2014-06-22 00:04:45 AM
【萬年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