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T客邦
T客邦 - 全站文章 
More Tickets. Better Service. Lower Prices.

Buy or sell tickets for concerts, sports, or theater. You'll find a huge and affordable selection at Ticket Liquidator!
From our sponsors
Google 是怎麼做設計的?
Jun 19th 2014, 06:58, by PingWest中文網

8f05f90aa534789a8bd8c9e7f6010414 從2011年開始,Google正在一步一步重新設計所有的行動端產品,並第一次思考怎樣跨越Google的多個產品來統一設計語言。當時遇到的難題是,由於不同的團隊所設定的方向各不相同,因此對於任何一個團隊來說,很難單方面地推動一致的設計。

Larry Page上台後,Google啟動了Project Kennedy 來統一互動,並成立了一個名為 UXA 的組織來統一制定Google的設計標準。與以Jony Ive為中心的蘋果設計團隊相比,Google的設計團隊仍然是一個偏去中心化的組織架構,每個產品團隊都有自己的「設計主權」,而不需要統一向所謂的「mastermind designer」進行匯報。

PingWest採訪了Google總部互動設計師姜公略,來向讀者展示Google是怎樣一步一步從過去工程師至上的公司轉變成並重設計。他曾經在微軟亞洲研究院、MIT媒體實驗室和Google X實驗室參與設計實踐和研究工作,目前的主要職責是負責Google AdWords的設計研發。

PingWest:從2011年Larry Page擔任CEO以來,Google可以說是重新設計了所有的行動端產品,並逐漸統一了設計語言。你們究竟做了哪些事?

姜公略:我是2012年加入Google的,當時Larry Page的這套改革才剛剛實施不久。在他以前,Google不太重視設計,設計師非常少,所有的設計師都是在同一個團隊裡,他們分做不同的事——一些人做這個項目,另一些人做另一個項目。這個過程中,人會不斷地更換調動。

等到Larry Page上台以後,他大刀闊斧地砍掉很多產品,為了把Google打造成一個巨大平台這一願景,Google開始把每一個Product Area分清楚。比如說Chrome、Android、Ads和Search都成了不同的分支。這些分支內部都有一整套自我生態循環系統——有自己的Leader,他基本上可以獨立地做決定,有Engineer的VP,有Product的VP,有Design的Director……他們的工作都不需要同其他的產品做太多地交互,Larry Page讓他們盡量地保持獨立工​​作,這保持了一個穩定的團隊和各自產品線內完整、統一地設計語言,

PingWest:那不同產品線間的設計團隊是怎樣協同工作的呢?

姜公略:現在你可以看到,所有Google的產品都長得一樣,無論是Google+還是Gmail,至少在桌面上,他們的按鍵、顏色、甚至Button的位置都高度統一,我們將這個Style叫做Kennedy Style— — Google專門成立了一個叫作UXA的組織來負責Project Kennedy。這個組織不隸屬於任何一個團隊,專門負責定制設計標準。比如,他們會定制下拉選單是什麼樣子的,搜尋框是什麼樣子的,陰影是什麼樣子的,整套風格是什麼樣子的。

在他們定義的基礎上,設計團隊有一些其他的需求。比如,我們需要定義一些更複雜的產品,但UXA此前沒有定義。這樣,我們就可能跟UXA進行溝通,看有沒有必要為整個Google設計一個新的標準 ——如果只是我們團隊對此有需求,我們會先定義一套標準,將其共享給Google內部,而如果別的團隊也想做類似的東西,他們就會找到UXA,來確保所有的產品能維持一致性。

PingWest:在某些階段,iOS版本和Android版​本的Google apps設計風格不同,而某些階段又是相同的。比如目前Google+在兩個系統上的設計風格出入很大,但Google Maps則在上一次的介面改版時統一了風格。這是出於哪些原因?為什麼兩個平台產品推出的節奏不同?

姜公略:這是因為,這兩個產品有不同的審核系統,iOS有自己的一套Guidline,header和整套widget的設計都要遵循iOS的標準;Android也有自己的標準,包括確定按鈕、彈出窗口全都是內部定制的。這兩套標準決定了你的app大致的外觀。而因為Android和iOS在系統本身的UI設計的風格和樣式都不太一樣,所以便造成了同樣的app在不同的平台上會有不一樣的表現。

對於Google而言,我們可能會先推出iOS的產品客戶端,然後觀察它的體驗怎麼樣,再將其移植到Android上。但有的產品,比如說Google Keep,它到現在都沒有iOS版本的產品,這實際上是因為Keep這樣的軟體和Google的帳戶系統結合得很緊密,如果轉移到iOS上,用戶體驗就會下降很多,所以就放棄推出iOS版本。這背後,是出於Google沒有一套公司競爭層面的策略,來對不同平台的產品進行控制,每個產品有自己的主導權,產品團隊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還有一個原因是互補。如果iOS本身就有功能方便的內建應用程式,Google肯定不會推出類似功能的應用程式。比如說,Android有Google自己的Calendar,iOS也有自己的Calendar,Google就不會另外再開發出一個iOS版本的Calendar。iOS的便籤可以和Gmail同步,可以完成類似的工作,Google也就沒有必要再做一個Google Keep了。

PingWest:Google的行動應用有相對統一的設計,但Android系統與Google行動產品的設計語言卻有出入。例如,Android首席設計師Matias Duarte曾提到過在設計Google Search的搜尋框時,Google考慮過是否該把搜尋框改成Android的holo style,但最後Google仍保留了搜尋框,沒有採用holo style。這是Android設計團隊與Google其他產品的設計團隊的差異麼?

姜公略:Google的Android系統是由專門的團隊在負責,有專門的system design team。不久後的Google I/O上,你們可能會看到一些東西——也許它們會告訴我們未來兩者結合的趨勢Chrome和Android合併了以後,兩套系統會趨於同質化,也就是說,Chrome、Android和Google自己的原生app在設計層面都會趨於同質化。

PingWest: Google沒有像蘋果的Jony Ive那樣有一個對設計有很大把控權的領導人物,設計團隊會更加傾向於通過團隊之間的分享交流來確定一個相似的設計語言。當設計團隊之間意見不統一時,Google是如何權衡設計方案的?一般來說,什麼樣的設計是更容易被多方接受的設計?

姜公略:Google和蘋果的差別在於公司的體系和產品都不太一樣。比如說,Jonathon Ive是蘋果旗幟性的一個人物,是設計的總負責人,所有的產品都要經過他的批准,但Google不存在這樣的問題。比如說Android和Google+這兩個就是完全獨立的體系,各自完成各自的工作,而且有獨立的負責人。由於Google的產品數量特別多,也很難找到一個權威的人去管理所有的設計。產品的設計風格和產品所需要的完成方式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蘋果最為人熟知的就是iOS和OS X這兩套系統,對應的產品是iPhone、iPad和Mac。Google是完全不一樣的,像Gmail、Map、Google+、Android,他們之間沒有太大的關聯性且相對獨立。基本上,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設計總監,由這位總監來負責這個產品的設計風格。各個產品的設計總監會定期地交流、開會,看看自己的產品和其他的產品之間有哪些是可以更多地進行協同工作的。

PingWest:Google的設計師團隊是怎樣看待蘋果的設計的?作為一名Google的互動設計師,你覺得Google和蘋果在設計語言的風格、取捨等方面有什麼不同?

姜公略:我們覺得現在唯一跟蘋果類似的產品是Android和iOS,剩下的產品沒有任何交集。一家是做網際網路產品,一家是做硬體和系統,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很大。Chrome OS和Macintosh還沒有任何可比性,這兩者也不會被拿來比較。Android和iOS的區別是一個是開放的,一個是封閉的。Android在設計上的難度要比iOS大很多,當然效果是另當別論了。

PingWest:Android的設計難度具體是指什麼?

姜公略:Android有很大的flexibility。flexibility越多,你要考慮的內容越多,這樣你把所有的訊息聚合在一起的難度也越大。當然,業界仍然會覺得蘋果的設計是最好的設計之一,但是現在Google也是在迎頭趕上。

PingWest:Google覺得什麼樣的設計才是好的設計?

姜公略:好的設計主要取決於兩方面。一方面是visual(視覺),就是看起來好不好看;另一方面是usability(可用性),就是用起來好不好用。Google的產品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處於比較好用的狀態,也就是在usability方面做得很不錯。實際上這也是因為長時間以來,Google聘用的都是互動設計師,我們設計團隊裡大概90%的人都是互動設計師。

這也是一個過渡的過程。最開始Google沒有設計師,都是工程師,整套設計風格都是工程師搭建起來的。(他們)稍微有一點usability的sense,但是這樣還不夠。後來Google聘用了一批互動設計師,比較強調usability的sense,但是又沒有太多的visual的sense,他們是接近於純藝術設計師和工程師之間的這麼一個職位。所以說我們做的主要還是負責於把usability做好,把用戶體驗做好。在以前,visual的部分是我們比較欠缺,或者說沒有後來那麼重視。

現在Google聘用了很多visual designer,他們什麼都不做,專門負責把東西做得好看。這部分人注重於做UXA,(Google認為)沒有必要每一個產品都配一堆visual designer。因為Google想要做的是讓所有的產品都長得一樣,所以只要設計出一套漂亮的系統給所有人用就可以了。

PingWest:現在設計師在Google扮演的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Google還會不會採用A/B test這類很技術的方法來確定設計方案?

姜公略:Google有自己的一套OKR(目標和關鍵結果),告訴我們應該遵循一套什麼樣的準則來做事情。在以前的時候,Google幾乎沒有把設計列入「做事準則」,但是現在無一例外地把設計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每一季、每一年都有設計目標,我們要提供最好的體驗。

在實施的過程中,Google開始變得重視設計師的聲音。比如說,我們要做一個東西,工程師可能會置疑我們為什麼要做這個,我們會給出自己的理由。工程師以前有比較大的話語權,但現在我們的「做事準則」已經制定出來了,所有人都要遵循準則做事情。

在萬不得已的時候,我們會用A/B Test。只有我們真的不知道答案的時候,我們才會讓用戶來告訴我們答案。但這種情況極其少見,兩年的時間裡我所經歷過的也就一兩次,而且越來越少,大多數情況我們不會用這種方式來決定我們的產品該怎麼做。

PingWest:Google會在跨平台的設備上融入一些新的互動方式嗎?比如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了語音互動融入了很多跨平台的設備。

姜公略:我們會根據硬體的不同,互動設計會有一些不同的改變,比如手機上的雙指縮放(pinch)操作、桌面平台上的鼠標懸停都是不同平台獨有的。Google所有的產品都會用到語音互動,而且這套互動可以出現在很多地方。

PingWest:除了Android,Chrome OS也是Google的另一個核心,在這個操作環境下,設計語言和視覺風格會有不同麼?

姜公略:這套系統跟Chrome的有點類似,因為他們是同一團隊的。在Android和Chrome合併以後,我現在還沒有看到什麼設計上的合併。畢竟Chrome OS只為少數人所了解,大多數人還是只知道Android。Android現在的互動與Chrome是完全不一樣的,一是系統不一樣,二是兩者的團隊不一樣。

如果設計風格統一以後,你可能分不清哪個是Android,哪個是Chrome OS了。就像Mac已經扁平化的風格設計已經與手機一樣了,所以這是所有做平台的公司所面對的大趨勢,用戶不必分清楚自己在哪個平台上,只要我們提供的體驗是一致的就可以了。

題圖出處:IXDC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sihop19 的頭像
    gsihop19

    我們結婚了線上看2013, 我們結婚了 世界版, 我們結婚了 鬼鬼, 我們結婚了線上看2013鬼鬼, 我們結婚了 維尼夫婦,

    gsihop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