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世忠(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
2012年馬英九宣示台灣要於八年內加入「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議」(TPP),拖了快兩年才展開行動,要求行政院於2014年2月提出參與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準備工作,由蕭萬長組織民間推動小組,邀請在野黨參與。此舉顯然與一個月前金溥聰祕密訪台帶來美方壓力有關。
民進黨近期也派遣訪團前往東京與首爾考察日、韓兩國洽簽TPP、RCEP乃至自由貿易協議(FTAs))戰略,中國事務委員會的總結報告預期也將做出明確表態。TPP與RCEP絕非僅是國際經貿組織,背後更涉及美、中兩強在亞太的政治角力。國、民兩黨面對華府與北京壓力,很難維持口頭宣示,須有具體行動,且必須坦白面對諸多挑戰。
首先,台灣註定無法加入現階段12國的TPP首輪談判,縱使未來能加入,遊戲規則早已底定,幾乎只能任人宰割,接受市場全面開放與零關稅的高標準要求。幾年前馬政府輕忽與民意及國會溝通,逕自宣布重新開放美牛進口已受重傷,去年與中國簽訂服貿協議更是黑箱作業故技重施。面對TPP採取談判保密協定,未來能否與在野黨或可能受害產業坦誠溝通,信用度令人存疑。
其次,馬英九面臨跛腳困境,無能形象深植民心,明年又將面臨地方選舉壓力,真敢再次戴上鋼盔進行如此高難度的議程?或只是對老美虛應一招,將真正的燙手山芋留給後任?華府若要求台灣開放豬肉市場換取TPP門票,馬政府敢承諾嗎?
日本安倍二次上台,巧妙結合國內高支持度連贏兩場國會選舉才稀釋國內對TPP的反彈,同時與歐巴馬唱和,在去年2月訪美時白紙黑字寫下五項敏感產業不得開放的保證書。儘管如此,美日有關TPP協商上月仍陷僵局。
韓國 在李明博時代完成韓美FTA談判,付出慘烈國內抗議代價,惟至少要到美國開放韓國汽車進口的優惠。●(左示右卜)瑾惠上任後眼見日本積極推動TPP,也跟著表態參加。但韓國老神在在,先前已與TPP中的7國完成FTA,累積豐富談判經驗,國會也制訂通商交涉程序法,要求政府提出評詁報告,並定期召開公聽會與國會諮商。日、韓經驗顯示,領導者的抗壓力、巧妙的政治手腕、完善的法律基礎以及一定程度的透明度是成功完成對外經貿談判的不二法門。這幾點,馬政府都具備嗎?
領導者的抗壓力、政治手腕是成功完成對外經貿談判的不二法門。
更多文章,都在【蘋論陣線】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