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晚間十點多,發布對中韓FTA初步分析。中韓FTA初始化內容中提到建立雙方包含貨品、服務等13個委員會及部長級會議,定期檢討協定執行,未來雙方經貿往來,將在此規範架構下更有制度,且有系統地進行,經濟部強調,預期雙方經貿關係將更密切。
經濟部表示,中韓FTA初始化內容中所提的13個委員會,有貨品、服務、金融服務、自然人移動、投資、關稅、境外加工區、貿易救濟、SPS、TBT、智財權、環境與貿易及經濟合作。
而韓國出口業者在政府間制度性來往下,在貿易便捷、通關程序、技術性貿易障礙問題及智慧財產權保護上,也將獲得較容易解決問題途徑。面對中國各地法規執行不一,較易解決韓國出口商所面臨貿易障礙。
此外,中國在中韓FTA對韓國開放承諾,大致上不超過兩岸服貿協議開放程度。且在服貿協議中也有部分項目對台灣開放,但沒給韓國優惠,如電子商務、演出場所經營、海運服務等。而韓方對中國開放程度,則高於台灣在服貿協議開放程度。
經濟部認為,台灣關切4大產業開放期程長,例如汽車零件(前5年每年降0.2%,降至9%即停止降稅)、面板(第9年才開始降稅)、工具機(數值控制器的自製率要求高)及石化產品(降稅幅度低,如PVC前5年每年降0.46%,降至4.19%即停止降稅;ABS現有關稅為6.5%,分20年降為零;PE前5年每年降0.1%,降至5.98%即停止降稅)。
經濟部認為,雖不會在短期內對台灣造成太大衝擊,但中韓FTA生效越久,而兩岸貨貿協議仍未簽署,則衝擊程度將加劇。目前台灣出口至中國70%貿易額已為零關稅,包含大陸零關稅、ITA產品及ECFA早收項目。
但這些僅占出口品項的20%,其餘80%項目(多屬傳統產業)仍面臨高關稅,若台灣不儘速簽署兩岸貨貿協議,會阻礙台灣傳統產業發展及整體產業結構轉型。
過去曾對陸韓FTA影響進行評估,但當時評估假設條件是全面自由化,惟檢視中韓FTA草簽內容,其開放程度較低且開放期程較長,將依草簽內容進行調整,預計1個月內完成評估。(周義朗/台北報導)
<<即時新聞動起來>>【動即時】:最鄉民的影音頻道
【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