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理/台師大教授
文化人類學學者陳奇祿教授於本(10)月6日辭世,媒體泰半選以台灣人類學學界泰斗、台灣原住民研究先驅、中研院院士來稱述陳奇祿教授。但筆者認為,陳奇祿教授於1981年的出任文建會首任主委、並於1988年卸任後,於1990年以「前文建會主委」的身份,出任公視籌委會主任委員;後再於1996年獲聘為首任的國藝會董事長,才更能彰顯出陳奇祿教授的今世斐然成就。因為,這三個「首任」的榮銜,不但無人能出其右,同時,也因「前文建會主委」的資歷,才得能格外清楚的表明:公視與國藝會於成立之初,所曾具有的那般至高格局與獨立於政府之外的超然地位。
想想確實可惜,長達十八年的公視建臺藍縷,雖自1998年7月1日起,因「財團法人公視基金會」的成立而揭開歷史新頁,但自2006年開始,卻因外力強行介入公視的人事安排與節目製播,致使「公視問題」一路喧騰至去(2013)年年中,萬般不幸的導致這個原本依「公視法」,應該「為健全公共電視之發展,建立為公眾服務之大眾傳播制度,彌補商業電視之不足;以多元之設計,維護國民表達自由及知之權利,提高文化及教育水準,促進民主社會發展,增進公共福祉」的公視沾灰蒙塵!
另關於由陳奇祿教授榮膺首任董事長的國藝會,其設置條例第四條雖然明訂:「本基金會之基金以新臺幣壹佰億元為目標,其來源依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除鼓勵民間捐助外,並由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捐助,在十年內收足全部之基金。創立基金新臺幣貳拾億元,由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捐助之」。奈何,文建會雖在1996年1月國藝會成立前後,陸續對該會的100億基金目標,投入了60億母金,但在2008年底,卻發生了由立委趙麗雲等,輪番質詢時任文建會主委的黃碧端,痛指國藝會成立十餘年來,竟只為另外的40億母金缺口,募得了區區863.7萬元的駭人事件。
回顧國藝會從1996年1月創立至今,近19年來,共歷經了七屆董事會暨9位董事長,其中除現任董事長施振榮為企業界名人外,其餘8位盡皆為藝文界名人。但耐人尋味的是,在2011年1月由施董事長接任前的國藝會,其淨值金幾達61億4仟7佰萬元,但到了2011年年底,淨值餘額卻僅剩57億6仟3百餘萬。幸而,文建會於當年就基金部分,額外捐助了3仟8佰萬,才使得帳面數字勉強超過了58億。而去(2013)年底,國藝會的淨值餘額雖回升至61億7仟5佰餘萬,但若扣除那筆由文建會額外捐助的3仟8佰萬基金,則仍比施董事長接任前的淨值金,少了足足1千萬元!
一年多來,日月光與頂新案鬧得台灣顏面無光、雞犬不寧!而今,在國藝會事實存有40億母金缺口的情況下,且既然施振榮與張虔生同屬於1970年代,即入主科技界的前輩大老;又施振榮與魏應充,不但均為彰化高中於2012年歡度70週年校慶時,同臺榮獲表揚的第一屆傑出校友,且魏應充又是施振榮在擔任國藝會第6屆董事長時的董事(2011.1.1~2013.12.31),則如此,肩負著國藝會募款重責的施董,是否願意主動出面,向張董及魏董勸募,請其解囊捐資40億給國藝會,以弭平國藝會的母金缺口、稍撫全民之憤,順慰陳奇祿教授在天之靈!
作者:夏學理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創學程教授
關鍵字: 夏學理 國藝會 陳奇祿 魏應充 施振榮 人物觀點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