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5月越南發生暴動,台商遭攻擊,政府對越南政府強力索賠。不過,行政院長江宜樺日前(21日)接受BBC中文網專訪時批評,越南政府在處理有關事件的索賠上「誠意不足」。江認為,雖然越南官方在確保台灣商人的安全以及類似事件不再發生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包括加強了對有關廠區的保安等,但在處理賠償方面還沒有釋放足夠的善意。
江揆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越南官方認為,台商在越南的一些投資不是隨便就可以撤走,或者轉到其它國家,所以在處理索賠方面表現的姿態比較高。他還透露說,台灣官方為此已經向越南方面下了最後通牒令,如果越南方面不採取行動的話,台灣也會考慮向越南採取一些制裁性的措施。
對於3月台灣發生的太陽花學運,江揆說,從正面意義來看,這反映了台灣民眾特別是年青人關心公共事務的表現,年輕人在運動中表現的手法也富有創意。此外,學運中大規模的集會最後能順利和平地收場,也反映了學運的成熟。不過,他也認為,太陽花學運對台灣民主也帶來了一些不好的東西,包括佔領立法院和行政院的行動,而這些都不是近代民主法治所鼓勵樂見的現象,並把台灣建立的和平和理性的民主又拉回到激烈抗爭的狀態。
江揆說,「佔領行動」是一種反抗體制的抗爭行為,雖然可以理解,但從法治民主的角度來看會有些憂慮,因為佔領行動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製造出給更多的問題。當被問到對香港目前出現的「佔中行動」看法時,他表示,雖然不能對此發表「細緻的」評論,但認為香港特區政府應該用智慧處理有關問題。
江揆認為,香港「佔中行動」的背後反映了對香港民主選舉特首方式的一種期待,中國大陸政府雖然對香港直選特首有自己想要的節奏,但應該發揮智慧面對香港民眾對這一問題的不同期待。而從台灣的民主經驗來看,民主發展是需要一些時間的,但最終也會達到目標。
當被問到對台灣未來民主發展的問題時,江揆表示,台灣的民主不會出現「逆轉」,因為自由民主的理念已經在台灣生根。因此,如果台灣很快變成一個由非政府組織扮演主要角色的公民社會的話,他不會感到意外。而且從這一角度來看,他對台灣民主的發展是樂觀的。
不過,江揆也認為,台灣在民主發展中欠缺西方國家的法治觀念,還需要懂得如何在民主社會中尊重不同意見,而不是把所有不同意見都看作是「邪惡的」,必須要加強法治的理念,進行理性的溝通,而且只有這樣做,才能使台灣的民主不斷壯大。「如果今天反服貿協議的人佔領立法院,明天支持服貿協議的人也佔領立法院,而且彼此都聲稱代表人民,那人民究竟是誰呢?」
對於他卸任後有何打算?江揆說,他早已辭去大學教授一職,但在講話方式和思考處理問題上仍往往被人認為很「學者」,他對自己的「學者風格」也不否認,而且這也是他本身的個性,不會改變。江也強調,目前的行政院長的工作非常繁重,根本沒有時間考慮將來的打算,「對未來的個人發展持開放的態度,會在閒下來之後再想具體的打算。」(徐珮君/台北報導)
【臉團】:臉書熱門粉絲團最新動態大集合【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